主題:送禮習俗大不同,老外就愛發票一起送?!
韓國『小敏』
韓國人都席地而坐,OL有時穿高跟鞋無法配襪子,都會在包包內放一雙襪子,因為到別人家裡作客或者到餐廳聚會,光著腳丫子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所以,我們會買襪子送人,很多襪子的包裝都非常精美。
若朋友新居落成,我們會送清潔劑,因為泡泡代表興旺吉利,我搬家的時候,GINA就送我洗衣粉。
在韓國,除了花之外,紅色是不好的顏色,像結婚的話,台灣包紅包,韓國是包白包,當初爸媽跟公婆第一次見面時,雙方都各準備了禮金,席間,爸媽拿出白包,公婆拿出紅包,變成兩邊的家長臉都很臭,我跟老公只好各自向父母解釋,場面很尷尬。
德國『阿福』
親友搬家,我們會送大麵包及鹽巴,二次大戰戰敗後,我們很可憐,那時候得拿食物卷排隊兌換食物,麵包、牛奶之類的,當時的鹽巴跟黃金一樣貴重,送大麵包代表永遠都可以吃得飽,而鹽巴則象徵為金錢。
另外,較傳統的禮,還有結婚時送小豬,代表幸運,但現代人都住公寓,送真的小豬無處可飼養,所以,就會去買紅十字會發行的一種卷,他們會以新人的名義送小羊到落後的國家,等於幫新人做善事。
結婚送禮時,德國也是新人寫個清單,請伴郎或伴娘負責,讓所有親友若要送禮都去找他們,他們再一一勾選,這樣就不會有重覆的禮物。
德國有一份調查,最不會送禮的人是老公。前三項從老公那邊收到最爛的禮物是體重計、減肥藥、托高型內衣。
不可以送鏡子,因為有人說鏡子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再者,照鏡子的人靈魂會被吸進去,所以,若家裡有人往生,會把鏡子蓋起來,以免靈魂被吸走。
波蘭『EWA』
二次大戰後,波蘭也是發兌換卷,當時若要送禮,還是以兌換卷為主,我爸媽1983年結婚,就收了五台一模一樣的洗衣機,三台一模一樣的果汁機,共產時代根本沒得選擇。而現代呢?結婚的新人會去找店家合作,自己指定想要的家電,然後,在喜帖上註明哪一家店,並附上商品的明細,看賓客自己願意送哪一樣,我們不收禮金,送紅包是很沒有禮貌的,感覺就像是,賓客不願花時間準備新人想要的禮物,沒有心意。
我們結婚時也會送花,但是,花很快就謝掉了,很浪費錢,所以,有新人也會在喜帖上註明不收花,可將該筆錢去買本書,讓新人老年時,可以喝茶、喝咖啡,再看那本書。
在波蘭,若要送伏特加得非常小心,若是第一次去到長輩的家,主管的家,絕對不能帶伏特加去,因為伏特加有〝我們兩人一起喝吧。〞的意涵,不適合帶去長輩的家,若送很貴的威士忌或紅酒,那就沒關係。
英國『SANDRA』
因為英國有合法的狩獵,所以,男人會將動物的頭作成標本送人,再者,則是送皮製的動物模型。女生若滿18歲,家人會送水晶杯,並在上面寫上18,男生則是送酒,一樣寫上18,18歲對我們來講很重要,代表長大成人,要對自己負責了。
針對不太熟的男生,我們會送領帶,但是,領帶不能是條紋狀,收到條紋領帶會倒楣。有一次,我爸的同事就是送他條紋領帶,他們打開看到簡直快瘋了,怎麼辦,他們把它包起來,去墳墓挖個洞埋起來,一定要晚上,不能白天。
另外,若送人皮夾,裡面不能是空的,所以,我們會放一塊錢的鈔票,若送人空皮夾,代表那個皮夾永遠也不會有錢。還有,不能送香水,因為香水總有一天會用完,代表兩人的情誼也會結束,所以,若收到香水,不要用完,留下一點點就行了。
我第二個妹夫是德國人,10年前我送他一幅畫,過了好幾年,有一年的聖誕節,我們會交換禮物,打開他送我的禮物,我呆在那裡,他還問我是否不喜歡,我就跟他說〝你有沒有搞錯,這個是我10年前送給你的。〞他在旁邊〝啊…〞了半天說〝你看我多麼喜歡你,我才會留那麼久,不然早就丟掉了。〞
巴布亞新幾內亞『潘蜜拉』
我們是21歲算成人,家人會送家裡的鑰匙給女孩子,代表從此之後不再有門禁。去參加派對,我們會帶檳榔,巴布亞的檳榔比台灣大顆,我們會切開吃裡面的肉。
我們也不能送香水,因為在巴布亞,香水是噴在往生者的身上,意指讓往生者好好的去。可以自己買自己噴,但就是不能送人。另外,也不能送紅色的玫瑰花,因為紅色對我們來講是不好的顏色。
泰國『曉詩』
我們母親節時會送給媽媽茉莉花,因為茉莉花是白色的,代表純潔,再來,它的香味可以持續很久,就好像母愛一樣,也代表孩子會愛媽媽一輩子。
另外,我們不會送清涼油,台灣人很愛買,在泰國,只有別人家辦喪事,才會送清涼油。
緬甸『思思』
我們那邊不可以送葡萄,緬甸叫做「吃丟果」,很不吉利,家裡也不會種。
伊朗『DAVID』
在伊朗,不能送黑色的椰棗,因為在辦喪事時,若有人來弔祭,喪家就會請人吃椰棗,平常當然可以吃,只是不能送,也不能送錢,而且,一定要穿黑色衣服。
伊朗是回教國家,外面找不到酒,大家都在檯面下喝,但不會送酒,當然到我們這一代比較沒那些顧忌了。我在台灣寄一件衣服給伊朗的朋友,衣服上有一個女人及唇印,到現在五年了,他從來沒穿過,怕穿出去會被打、被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