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東縱谷海岸山脈上的赤柯山,由於週休二日的興起,慢慢崛起至目前為止,已成為花蓮旅遊的行程安排之一,赤柯山在日據時代,整片山頭曾盛產堅硬的赤柯樹,在當時被輸出至日本做成槍托而聲名一時,因此當地被稱為赤柯山。位於花蓮縣的玉里鎮是一處多重族群聚集的小鎮,其中包含客家人、阿美族、平埔族、嘉義竹崎等族群,這些族群先後定居此地,而大量栽種金針花的時期,則為嘉義過來的移民最早開發,由於民國四十八年一場著名的「八七水災」讓許多西部地區的農民一夕間失去所有田產及房舍,於是大批移往地廣人稀的後山花蓮,但因平原地區已被先期移民所墾植,只好遷往山麓或丘陵地帶,居住並栽種各式作物。
赤柯山位於海岸山脈,海拔約800公尺~1200公尺的赤柯山峰頂上,氣候清新宜人,面積廣達300公頃的玉里鎮赤柯山台地金針園區,是台灣最主要及最大的金針栽培區之一,每年7、8月是金針重要採收期,農民依每日金針之成長進度改著收成,因為若是慢了點時間採收,金針開了花,則無法製成食用金針。盛夏末期,亮眼金黃金針花開遍野,與錯落的農舍,形成的一幅農村美景。
玉里鎮赤柯山台地都會舉辦『金針花季』活動,赤柯山的金針花,滿山遍野黃澄澄的金針花海隨風搖曳相互輝映,彷彿置身舉世聞名的瑞士田園風光,總是吸引各地民眾上山賞花渡假;除外,赤柯山所產之台灣黑金--茶葉,茶樹面積約六十公頃,經年雲霧繚繞,品質優良,為鄰近茶區(鹿谷)爭相搶購,其品質之優,由此可見一般。三、五好友相約結伴放鬆心情上山賞花度假兼避暑,是暑期戶外休閒最佳選擇。
資料來源:旅遊資訊王
赤科山並未列入我們必遊的景點,只因TIN一直想去赤科山上的「加蜜園」吃金針套餐,所以,在三心二意之後,就決定前往了。赤科山的山路比六十石山還窄,要會車比較困難,而且,若遇到下雨天,可能還要擔心土石滑落的問題,一路上,心驚膽顫的。只是,一看到滿山的金針花,不由得歡呼出聲,太美了,也許因為有下過雨,赤科山的金針花比六十石花還清脆,重點是,沒什麼遊客,在花田內不會看到到處都是人在拍照,真是意外的驚喜啊。
只是,也許是天氣的因素,相機的測光系統一直無法正確測光,一下子太亮,一下子太暗,真會瘋掉啊,只能多拍幾張,而後再篩選了。
△真不知快門為何會這麼快,難怪拍起來那麼暗,更奇怪的是,ISO怎麼會調在800呢?
△都說光圈、快門以及ISO是互相配合,但重點是,怎麼配合啊?
△近拍還不錯吧,主要是後面沒有礙眼的遊客擋住啊。
△妹子又要說,好亂啊。
△不知是否白平衡出錯了,在這個地方拍的人像,膚色都好奇怪哦。
△這又是另一處,非常壯觀的金針山巒啊。
△看看,不是太暗就是太亮,真會瘋掉啊。
△ANNA衣服的顏色在黃花綠葉中特別搶眼啊。
△前面的金針花太搶戲了,雖然虛化了。囧。
△嗯,單一動作又來了。呵~~~
△又是兩張不同亮度的相片。
△山巒起伏,真是拍照的好去處啊。
△最後,來到第三處,此地也是臨近「加蜜園」,所以,在此拍完後,就沒再繼續往上了,也許往上還有更漂亮的風景哦?
△遠處還有農婦在採收啊,應該吧?
△再來比較一下,光線不同有什麼不同的感覺?
赤科山的金針花田都沒有被遊客踩出一條條大路,感覺更原始,更漂亮。我們也都在路邊拍照而已,就是覺得不要踩進去,會破壞那整片花海的美感,真有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