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糖廠創建於西元1901年的日治時期,距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原名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橋仔頭第一工廠,光復後改名臺糖公司高雄廠,是台灣第一間新式機械的製糖工廠,有著仿巴洛克式的熱帶殖民樣式建築及等身觀音銅像等十九處的古蹟,是台灣早期製糖的重要據點工廠之一。
橋頭糖廠早在清朝,橋頭就是生產蔗糖的重鎮,但當時台灣製糖業都還是用舊式的糖廠,多在採收後的甘蔗田以茅草搭起糖廓。糖廓內是以牛做為動力、靠人力將甘蔗放入牛拉動的製糖石車榨出甘庶汁,之後再以大鍋熬製成蔗糖。1901年日人在橋頭設立的橋仔頭糖廠,取代糖廓大幅提高糖的產量。後來,橋仔頭第二糖廠、後壁林糖廠和旗尾糖廠也相繼在高雄市設立。
橋仔頭糖廠於民國88年停止製糖,在91年9月經高雄市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糖廠也轉型成為休閒觀光產業,團體機構可預約來糖廠乘坐小火車(五分車),廠區也會安排解說人員解說製及廠區的發展歷史。廠區內也蘊含豐富的自然生態如叩頭蟲、豆娘、赤腹松鼠、薄翅蜻蜓、八色鳥、五色鳥、鍬形蟲、淡色黃蝶等都是這裡常見的;除外,廠區內還有許多建築都是日治時代留下來的如:和風宿舍、庭園景觀、防空洞、彈藥庫、紅磚水塔及倉庫等,從這些寶貴的建築,皆可為台灣經濟產業發展奮鬥留下寶貴的痕跡。
橋仔頭糖廠分為兩個廠區,一為原製糖工廠行政區,現已整建為台灣糖業博物館,成為高雄糖業文化園區展示館;另一部份為冰品休憩區與藝術創作區,到橋仔頭糖場,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它著名的紅豆酵母冰,甜甜紅豆味中帶著淡淡酵母味道,再以橋頭糖廠的糖業歷史佐味,嚐起來讓人回味無窮。全區依主題規畫整建了不少休憩場所,附近還有鳳梨園及花卉中心可順道一遊。
糖廠館內規畫設施有:製糖工廠設備實體展示館、糖業文化主題館、製糖流程館與農場機具展示場。
糖廠室外休憩設施有:鐵道景觀、瑞竹園、蔗田迷官、向日葵花田、雨豆樹劇場、日式建築群、自行車服務、五分車體驗、由舊戲院改建的冰品販賣部與各種由糖廠廢棄設備再生的裝置藝術群。
橋頭糖廠五分車起站高捷橋頭糖廠站3號出口旁,終點為花卉中心,行車時間約12分鐘,途中經過鳳梨園與著名的仿三鐵共構(台鐵、高捷、大台糖小火車)。
橋頭糖廠與鄰近的橋頭老街,再加上橋頭花卉中心,在相關單位用心經營規劃下,佔地不僅遼闊廣大,休閒設施亦繁多,利用閒下多處逛逛、慢慢品味,一整天下來還能令人意猶未竟。
資料來源:旅遊資訊王
在『岡大滙館』用完餐後,隨即驅車前往『橋頭糖廠』,雖然,習慣的路口有寫著汽車禁止進入,但CAROL還是直接衝到停車場了,反正,我又不知要怎麼從外圍進入停車場,所以…
不過,大弟及妹婿則是把車子停在外面,再走進來,真是好國民啊。
都已經大年初五了,沒想到,遊客還是那麼多,廠區內一大堆遊樂設施,這是專門用來拐小孩的嘛,所以,先走一走,看一看,不過,還是以涵涵及小噗的行動為主,這個年代,小屁孩最大嘛。
在坐完五分車後,CAROL就先行離開了,讓他們繼續逛,沒想到,他們還真玩到不想回家了,娘親說,要回家時,涵涵又擺出臭臉了,唉,沒辦法啊,隔天要上班、上課,要早點回家收心啊。
△此篇文都是人物照,涵涵及小噗這對表姐弟難得一同出遊,自然都對焦在他們身上了。
△這座旋轉木馬繞好幾圈啊,CAROL站在外面拍照,都頭暈了。
△老是捉不到四個人都看鏡頭的畫面。
△這是?彈珠台?不懂!
△就不能有正常的表情?不過,這才是小屁孩。
△姊弟倆一起坐鴨鴨,到半途,小噗嚇到不敢坐了。
△姐弟倆手牽手,不過,涵涵要一手拿飲料,表情有點臭。
△搭五分車時,小蔓被陌生人嚇哭了。
△在五分車內拍合照,把相機放在車廂的欄杆上拍的,看看小噗的表情,因為剛哭過,小米只不過踏出車廂去喬鏡頭,他就大哭,我的天啊,你明明還看得到媽媽,車廂的門也還沒關,為何這樣也沒有安全感呢?
△沒搭過橋頭的五分車,搭一次看看,還不錯。
接下來,是CAROL離開之後,兩個小屁孩玩瘋了的相片,首先是小米所拍。
△兩個爸爸,要負責顧好小屁孩。
△厚,還買魚飼料哦?
△去橋頭糖廠那麼多次,我還沒進去火車頭裡面過耶。
△又多了好多裝置藝術。
△為何我覺得這個地方好陌生?
△小孩子的表情真是豐富啊。
△真的玩瘋了。
△表情真好。不知為何?相片的編碼竟沒照時間排列?
△這裡的牽手照就溫馨多了。
△跟肉包合照。
接下來,是弟妹拍的,以涵涵為主。
△唷,有模特兒的感覺哦。
接下來,是老噗拍的,以小蔓為主。
△有笑容的小蔓,真是好可愛啊。
△又吃小手手,打屁股。
可以跟孫子女一起出遊,娘親真的很高興,雖然,她也是累攤了,不過,那只是身體的累,心裡卻是滿足的,娘親還責怪CAROL,為何在這麼近的地方有這麼好的地方,CAROL卻從沒帶她去過,這個嘛,因為CAROL都是去拍照,帶她去幹嘛呢?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