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是認真,明明不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因為又重拾興趣了,所以,又開始搜尋一些資料,怕過沒多久就忘記了,就放在這了。

※關於「FF」(全片幅)及「APS-C」的種種:

◎兩者所使用的鏡頭,在底片機時代,根本不會有分,所以,全片幅相機所用的鏡頭上不會標示「FX」。後來,有出專給「APS-C」機身用的鏡頭,成像圈比較小,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在鏡頭上,會標示「DX」以示區別。

◎NIKON的機身接環都一樣,所以,不管是「FX」或「DX」鏡都可以接,但是,「DX」鏡接在全片幅的機上,可能會有暗角發生,會產生在「36mmX24mm」的成像圈,意指,只有中間一圈有影像,旁邊都是黑的。

◎不論是「DX」鏡或「FX」鏡,接在「APS-C」機身上,就是要乘以1.5,同理,不論是「DX」鏡或「FX」鏡,接在全片幅機身上,都不用乘以1.5。只是,全片幅機身有「FX」及「DX」系統,若改成「DX」系統,接上「DX」鏡,仍然要乘以1.5。

2018.04.12

※關於照片調控:

相機已有的調控檔,如標準、中性等,若覺得不符自己的意思,自然可以更改,但是,若像CAROL這樣,根本沒有美感,只會越調越差,那麼,就上網找專家吧。有些達人會分享已調控好的檔案,副檔名是.NCP,只要下載到記憶卡,再把記憶卡插入相機中。

之後,按「MENU」鍵,點選「拍攝選單」,再選「管理照片調控」(PICTURE CONTROL),之後,選取「載入/儲存」,再點選「複製到相機」,然後,選擇已存在記憶卡中的檔案,按下「OK」,就會出現「另存新檔」,選擇「C-1、C-2、C-3…」,然後,會出現輸入檔名的畫面,儲存後,該調控檔就會出現在「PICTURE CONTROL」的選單中了,在拍照時,只要選取即可。

2018.05.14

※關於「AF-P」與「AF-S」鏡頭的不同處:

AF-P鏡頭比AF-S鏡頭更流暢及寧靜, 所以更適合於拍攝影片。

 不過對於對焦速度,網上的評論有說到,「AF-S」的速度會比「AF-P」的稍快,因為「AF-S」的馬達本身就比「AF-P」的大,所以新的「10-20」及「70-300」「AF-P」都相對更輕,話雖如此,但也不排除因為「AF-P」仍是為低階鏡頭服務的關係,所以AF-P的對焦速度比用於高階鏡頭為主的「AF-S」為慢也是一種原因,不過一般來說馬達越大速度越快,所以大型的「AF-S」也總會比小型的「AF-P」來得快,也說明到為什麼高階鏡頭仍是以「AF-S」為主。

可以理解「AF-P」是流暢溫柔寧靜的對焦,而「AF-S」則是剛強準確的對焦吧。

有另一個考慮因素,就是「AF-P」是要供電的,更早期的相機沒有供電系統,就不能支援「AF-P」,所以,能支援「AF-P」的相機只限近幾年的機種。

「AF-P」其實就是屬於步進馬達類別,主要是針對對比度對焦來匹配,如同字義他就是屬於一階一階的動作,和對比度對焦一個個畫面収尋對比度最高位置,所以用在錄影或著LV對焦時,可以發揮對比度度對焦的流順度到最高。
相反,「AF-S」是搭配相位對焦,他是適合一次到定位的模式,所以在同樣片幅或鏡頭條件,「AF-S」的超音波馬達可以達到最快,只是對於錄影或LV下,就顯得水土不服,往往是一頓一頓過頭。

※關於鏡頭上的標示:

DX:指這個鏡頭是屬於「APS-C」專用鏡,若給全幅機使用會出現暗角。
SWM(Silent Wave Motor):鏡頭內使用超音波馬達的技術。
VR(Vibration Reduction):Nikon特有的防手震技術。
ED(Extra-Low Dispersion):消除畫面紫邊的色散所使用的特殊材質鏡片。
IF(Internal Focus):內對焦,對焦時鏡頭長度不變。
Aspherical:可以消除球面像差的非球面鏡片。

雖然接環材質不會影響畫質表現,但若長久使用可能會導致接觸不良,不少網友使用18-55mm18-105mm18-135mm等塑膠接環的鏡頭都會出現機身顯示“ERR”的訊息,這時轉轉鏡頭就可以排除,不過實在是有點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ar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