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那,亦作至那、脂那、摩訶至那國等,源出印度,起源自梵文「चीन」,與震旦同源,見於古代僧侶翻譯的佛經,意為「邊遠之地」、「思想之國」或者是「秦國」的梵文讀音,原為古代佛教經典對中國晉代的稱呼,古代佛教徒稱印度為「中國」,稱中國為「支那」,未涉及任何歧視,反而是敬稱。

 

古代在中國、日本都有使用。日本有中國地方,在江戶時代以後,更常以支那稱中國,避免混淆。隨著佛教流行,這個名稱被傳播到中亞與東南亞,也影響了西歐。

 

這一詞彙於9世紀初通過佛教交流傳入日本。江戶時代之後,「支那」成為日本民間一種對中國的普遍非正式稱呼,此用語在明治維新之後傳回中國,也在中國知識份子中使用。

 

「支那」對日本、對世界而言,是地區通稱,原因是中國改朝換代頻繁,國號不固定。對日本而言,「支那」原本是中性稱呼,日本人稱呼支那跟外國人叫「China」並無不同也無歧視意味.當時的日本人真正用來歧視支那人的用詞是“清國奴”。

 

在抗日戰爭期間,日本稱呼中國為「支那」,且因屬敵對兩國,對於「支那」大多是負面批評,「支那」逐漸被附加了愚昧、劣等之類的負面意象。但支那本身沒有貶意。

 

此後,「支那」在中國被視為是一種種族歧視語,是對中國人的貶抑。經中華民國政府蔣介石領銜抗議後,日本政府官方已宣布不再於正式場合使用這個名詞。中華人民共和國目前也視「支那」為一種具貶義的歧視字眼,稱呼中國人及華人為「支那人」,將會被視為是一種侮辱。

 

18世紀初,日本學者在學習蘭學(荷蘭學)時,將「支那」(梵語)一詞與西方詞彙「China」(同樣源自梵語)對應起來,作為其在日語中的梵音譯詞。(「China」英音譯詞則為チャイナ)。

 

明治維新後,「脫亞入歐」的思潮在日本日益興盛,原乃佛教用語的「支那」一詞開始在日語中大面積地替換原有對中國的各種稱呼(當時日本人普遍稱呼支那人為清國人或是漢唐明,都早已滅亡或即將滅亡,為了以後不用改來改去的方便。)

 

自此,「支那」一詞在日語中逐漸脫離了其佛教用途,成為東方鄰國的代表稱號。在日語中,該詞的漢字寫法與中文一致:支那,假名為「しな」,羅馬字拼寫法一般有兩種:「shina」(平文式羅馬字)或「sina」(訓令式羅馬字)。

**********

會去維基百科找這個詞,只是想知道,為何中國人聽到“支那”就會異常氣憤,不過,維基百科自然有多方面的描述,個人只是截取一段而已,原本,“支那”並無任何歧視的意義,是隨著歷史的演變才會讓中國人覺得有歧視的意涵,既然如此,那為了兩岸和平,還是少用為妙,中國人太玻璃心了,很容易受傷的。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支那人
    全站熱搜

    Car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